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累犯自首如何影响缓刑判决?
释义
    累犯不能缓刑,不符合缓刑的条件。根据刑法规定,判处三年以上徒刑的罪犯不适用缓刑。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并且需表现出悔改且不再危害社会。此外,对于累犯,无论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刑法第65条明确规定了累犯的定义和处罚。
    法律分析
    累犯不能缓刑,不符合缓刑的条件。
    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说明,判处三年以上徒刑的罪犯,不能缓刑。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此外,刑法规定,对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
    《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拓展延伸
    累犯自首的法律效果及其对缓刑判决的影响分析
    累犯自首是指在累犯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自愿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我国刑法,累犯自首可以减轻刑罚,但具体影响缓刑判决的因素还需综合考虑。首先,累犯自首体现了犯罪嫌疑人悔罪态度,可能被认定为对犯罪的悔过表现,有助于法院对其进行宽大处理。其次,累犯自首也体现了犯罪嫌疑人的主动性和诚信度,可能被视为对社会秩序的重视,从而对缓刑判决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具体判决仍需综合考虑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个人表现等因素。因此,累犯自首虽然有助于减轻刑罚,但对缓刑判决的影响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
    结语
    累犯不能缓刑,不符合缓刑的条件。根据《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被视为累犯,应当从重处罚。此外,虽然累犯自首可以减轻刑罚,但对缓刑判决的影响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因此,在判决缓刑时,法院需综合考虑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个人表现等因素,做出合理的判决。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九十五条 公安机关侦查犯罪,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自首和立功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及时进行侦查,全面、客观地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3: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