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订立前能怎么防范风险,怎样确定合同成立并生效 |
释义 | 一、合同订立前防范风险有下列方法:(一)先合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该原则也同样贯穿于合同的整个过程(二)要约的风险防范:其一是内容具体确定,其二是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三)承诺的风险防范:承诺立即生效机会的把握对当事人来说十分重要。1.如果当事人希望承诺立即生效,则应当符合承诺的法定条件。2、不希望承诺立即生效,则当事人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避免风险的发生。(1)新要约。(2)撤回承诺。(3)注意不要以事实或行为成为承诺的意思表示。二、合同成立时具备了生效的要件,因而其成立和生效时间是一致的。(一)一般而言,合同成立要件有三个:1、当事人意思表示须一致,即合意,这是合同成立的根本要件。2、合意则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3、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须以订立合同为目的。(二)一般认为,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是: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2、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法》第9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合同法》第10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合同法》第25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合同法》第27条规定: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