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宅基地审批主体有哪些 |
释义 |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民申请使用住宅用地,一般是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若是因为建设占用土地,其中还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一般应当先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国家相关部门为了更好的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核批准机制,也出台了不少政策。其中《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明确,乡镇政府将要探索建立一个窗口对外受理的模式、多部门内部联动运行的农村宅基地用地建房联审联办制度,这样才能方便农民群众办事。根据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审结果,由乡镇政府对农民宅基地申请进行审批,出具《农村宅基地批准书》,鼓励地方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由乡镇一并发放,并以适当方式公开。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