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判交通肇事罪缓刑依据是什么
释义
    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一定条件,如不满十八周岁、怀孕的妇女或已满七十五周岁等。对于交通肇事罪缓刑的判断,首先需要判断被告人的主观罪过轻重,罪过轻者适用缓刑;其次,被告人应具有悔罪表现;同时,针对交通肇事案件的特殊情况,如未全部赔偿被害人仅是达成赔偿协议的,应当尽量增加缓刑考验期,使其在考验期内约束其赔偿被害人。
    法律分析
    一、判交通肇事罪缓刑依据是什么
    1、判交通肇事罪缓刑依据是什么的问题详情如下:判交通肇事罪缓刑依据,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二、肇事逃逸的是否能判缓刑
    1、首先,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
    2、肇事的被告人除罪过小、罪过较小,还应当具有悔罪表现;
    3、针对交通肇事案件的特殊情况,拟判处缓刑的,如未全部赔偿被害人仅是达成赔偿协议的,应当尽量增加缓刑考验期,使其在考验期内约束其赔偿被害人。
    拓展延伸
    肇事逃逸能否判缓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肇事逃逸是一种犯罪行为,依法应当从重处罚。同时,《刑法》第68条规定了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时可以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因此,肇事逃逸的行为人虽然具有立功表现,但仍然需要从重处罚,不能直接判缓刑。
    然而,在某些具体案件中,如果肇事逃逸的行为人确有悔改表现,并积极采取行动,避免或减少其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危害,部分法院可能会在综合考虑后,对其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但缓刑的适用仍需满足其他条件,如犯罪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认罪悔罪态度诚恳等。
    总之,肇事逃逸的行为人即使有立功表现,仍需从重处罚。在具体案件中,法院会根据被告人悔罪态度、悔罪表现以及案件情况综合考虑,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但缓刑的适用仍需满足一定的条件。
    结语
    缓刑的适用条件需要同时满足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年龄不满十八周岁、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等条件。同时,被告人的主观罪过轻重不同,对于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更为适宜。另外,被告人还需要具有悔罪表现。在交通肇事案件中,被告人应尽量增加缓刑考验期,使其在考验期内约束其赔偿被害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0: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