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能继承的财产和权利有哪些? |
释义 | 不能继承的财产如下: 1、国家、集体的财产; 2、其他个人的财产; 3、被继承人非法所得,及来历不明或权属有争议的财产。 不能继承的权利如下: 1、被继承人的人身权利; 2、被继承人的政治权利; 3、专属于被继承人本人的财产权利。 一、夫妻双方没有子女,一方去世财产如何分割 若被继承人未立有遗嘱,其死亡后,由其配偶和父母作为第一顺继承人,继承遗产。在继承时应先区分夫妻共有财产。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3、遗赠抚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4、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顺序。如果同时出现2种以上的继承情况,在这4种继承方式中,遗嘱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赠,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继承。 二、婚前财产再婚妻子是否享有继承权 婚前财产再婚妻子有继承权。 根据相关的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继承权,男女再婚后,成立合法夫妻关系的,对婚前财产就享有继承权。在去世之前没有订立遗嘱,就按照法定继承,再婚配偶属于第一顺序中的配偶,再婚配偶有法定继承权,可以继承遗产。 遗产继承权指继承人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享有的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权利。 继承权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依我国法律规定,继承人只能是自然人,继承权也仅为自然人享有。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和国家也会接受遗产,但不是基于继承权接受的,即不是以继承人身份承受被继承人的遗产。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和国家接受遗产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受遗赠。被继承人可以通过遗嘱将其财产赠于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和国家,但不能指定其为遗嘱继承人; 2、继承权是依法律规定或遗嘱而发生的权利。法律没有规定的为法定继承人的公民不能享有法定继承权。在合法有效的遗嘱中未被指定为继承人的公民,不能享有遗嘱继承权; 3、继承权具有财产性。继承权的客体只能是遗产,而不能是被继承人的身份或其他人身利益。 三、遗产的定义是什么 遗产的定义如下: 1、遗产是基于被继承人的死亡或被宣告死亡而发生; 2、遗产是指不因被继承人死亡而消灭的转移给继承人的一定民事权利和义务; 3、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合法财产不仅仅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财物,也包含财产权利,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能继承。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民法典》于2021年1月1号生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