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确定孩子的探视权 |
释义 | 法官应从探视权的立法本意和孩子身心健康出发,促使双方父母就探视权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探视时间不宜过于频繁,但应给予父母充分的交流时间。探视可以每月一次或更长间隔,寒暑假期间孩子可以与非直接抚养方共度。探视方式应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任何适合的方式均可采用,以避免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健康和对方家庭生活的不良影响。 法律分析 对于探视权行使时间、方式、地点问题,法官应从探视权的立法本意出发,从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发,尽量主持双方进行调解,由父母双方就探视权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对探视权行使的时间,不易过于频繁,但应给予享有探视权的父或母充分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可以每月一次或者间隔时间更长,每逢寒假、暑假孩子可以随不直接抚养的一方生活。避免无节制、无规律的探视影响孩子的生理、心理的健康发育,及对方正常的家庭生活。至于探视权行使的方式,凡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方式都可采用。 拓展延伸 孩子探视权的法律程序和要求 孩子探视权是指非监护人在法律规定下与孩子进行接触和交往的权利。确定孩子的探视权涉及一系列法律程序和要求。首先,法院将考虑孩子的最佳利益,以确定探视权的安排。这可能包括考虑孩子的年龄、健康状况和发展需求。其次,法院会审查父母的能力和意愿,以确保他们能够提供适当的照顾和支持。还有,法院可能会要求父母达成协议,或者进行调解或仲裁,以解决争议。最后,一旦探视权的安排确定,父母必须遵守法院的决定,并确保孩子的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孩子探视权的法律程序和要求旨在维护孩子的福祉和稳定发展。 结语 维护孩子福祉,确保探视权合理行使,是法院的首要任务。法官应以孩子身心健康为出发点,推动父母双方就时间、方式、地点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探视频率不宜过于频繁,但需给予父母充分交流时间。寒暑假期间,孩子可随非直接抚养方生活,以促进正常成长。探视方式应优先考虑孩子的身心健康,确保其权益不受影响。法院将依法审视父母的能力和意愿,以保障孩子的最佳利益。父母应遵守法院决定,确保孩子的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通过法律程序和要求,维护孩子的福祉和稳定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