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应届毕业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与用人单位 签订劳动合同 。但是签订该 劳动合同 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并且劳动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 法规 和社会公序良俗。 《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法律客观: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第二十四条 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定的协议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