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不作为的犯罪有未遂吗
释义
    不作为犯罪是没有未遂的。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直接规定,负有法定义务而拒绝履行,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不作为犯罪只要行为人的不作为的行为一经作出,就构成犯罪既遂,因此是没有犯罪未遂的状态的。
    一、刑事犯罪对子女有什么影响
    刑事犯罪会导致子女在从事部分工作时政审无法通过。在我国,被判刑之后,都会留有案底,对于当事人的子女还是有影响的。如果被判刑人员的子女,需要当兵、考公务员等等,父母有过违法犯罪记录,就可能对子女有影响,导致子女无法通过政审。主要影响如下:
    1、影响公务员政审(部分岗位);
    2、影响征兵政审;
    3、影响警校招生政审。
    具体如下:
    1、对于报考机要、国家安全等涉密职位的人员,会考察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有关情况,所以当事人有刑事犯罪的情况会影响子女的政治审查结果。对于普通公务员岗位,只需符合《公务员法》中提到的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条件,除了”被开除党籍“,“成为了失信惩戒对象”之外,仍是可以报考公务员岗位,并不受父母亲属是否受到刑事处罚的影响。
    2、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有以下情形的,不得征集现役:
    (1)是邪教或者有害功法组织骨干分子的;
    (2)参加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宗教极端等非法组织、带有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或者进行过活动的;
    (3)有被刑事处罚、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者有严重违法问题尚未查清,本人有包庇、报复言行的;
    (4)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行为或者严重政治性问题,本人不能划清界限的;
    (5)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制度有不满言行的;
    (6)被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
    (7)因涉嫌违法犯罪正在被调查处理,或者正在被侦查、起诉或者审判的;
    (8)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或者严重政治性问题的。
    二、不作为构成要件
    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法律特定义务的犯罪。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如下:第一,行为人负有特定法律义务,如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基于职务的义务,先行为带来的义务等等;第二,行为人具备履行该法律义务的能力;第三,行为人并没有履行法律义务且造成了严重后果。常见的不作为犯罪有遗弃罪、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等等。
    三、诈骗罪的认定
    诈骗罪的认定问题。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认定诈骗罪,应当重点审查以下问题;一、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是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也不是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他们实施诈骗行为,不构成诈骗罪。但成年人教唆、利用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实施诈骗的,构成诈骗罪。二、欺骗行为。欺骗行为的形式包括捏造事实和隐瞒真相、作为和不作为,方式包括语言欺骗、书面欺骗、举动欺骗。欺骗行为的实质是向受骗者传达了不真实的信息,从而导致受骗者产生了处分财产的错误认识。三、错误认识。诈骗罪所指的错误认识,是特指“处分财产的错误认识”。如果欺骗行为只是导致受骗者产生了其他错误认识,但没有产生处分财产的错误认识,这种欺骗行为就不属于诈骗罪特指的欺骗行为。四、交付财产。诈骗罪是既遂犯罪,如果受骗者没有交付财产,就属于诈骗未遂,不应当追究行为人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但是,如果行为人以数额巨大的财产作为诈骗对象,也应当追究诈骗未遂的刑事责任。限于篇幅,今天就介绍到这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5: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