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国关于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如下: 一、意思自治原则。但是以下合同不允许当事人意思自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股权或者资产转让合同; (二)外资并购中资企业的合同; (三)外国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承包经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合同。 (四)外资承包在中国领域内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不强制适用中国法。 二、最密切联系原则。也就是适用履行义务最能体现该合同特征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一、解决国际合同纠纷的方式有哪些 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用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 二、对追究外国人犯罪的规定有什么 我国法律对追究外国人犯罪的规定如下: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刑法。 2、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刑法。 3、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4、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七条,本法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编通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适用本编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合同的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