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车辆抵押合同原件 |
释义 | 先写抵押人(以下简称甲方)以及抵押权人(以下简称乙方)名称,然后约定条款:一、所担保的债权:包括本金及利息以及其他相关违约金等;二、抵押物,具体事宜;三、合同担保的债务未到清偿期的事宜;四、抵押物于登记后出现的问题事宜;五、甲方及抵押物提供人切实声明;六、合同存续期间税费、修理费用等事宜;七、抵押物的现状发生变动之后的相关事宜;八、抵押物放于指定处所,不得第三人使用。九、抵押物相关的保险事宜;十、提供见证抵押协议的证明人;十一、合同约定时间;十二、甲方乙方及相关人员的签字盖章等,包括抵押时间、地点等。 一、行使抵押权的注意事项 抵押权人在通过起诉或仲裁来实现担保物权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担保物权的存续期间。 2、债权人可以就主合同纠纷和抵押合同纠纷一起提起诉讼,但应遵守主债权诉讼时效的规定,此时以债务人和抵押人为共同被告。 3、抵押权人可以在担保物权的存续期间内单独就抵押权的实现提起诉讼,此时以抵押人为被告。 4、抵押权人提起诉讼应及时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抵押权人自抵押物被扣押之日起有权收取由抵押物分离的天然孳息以及抵押人就抵押物可以收取的法定孳息,孳息用于支付收取孳息的费用、主债权利息、主债权,但抵押权人未将扣押抵押物的事实通知应当清偿法定孳息的义务人的,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该孳息。 5、抵押权人享有的只是将抵押物折价、拍卖、变卖以得价款并就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所得价款如无特别约定应按先后顺序偿还:实现抵押权的费用、主债权利息、主债权。 二、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中包括哪些内容 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名称或个人姓名、住址等。 2.被担保的债权的种类、数额。 3.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或抵押期限。 4.抵押物的基本情况,即用于使用权抵押的土地的位置、面积等。抵押物状况关系到抵押的目的能否实现,所以有关抵押物的基本情况必须在抵押合同中载明。 5.抵押权担保范围。 6.抵押权灭失的条件。 7.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权利、义务及其他约定事项。 8.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 9.抵押合同订立的时间与地点。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一)在欺诈人方面: 1、须有欺骗他人的行为。欺诈行为是故意把不真实的情况表示给别人,无论虚构事实、歪曲事实或者隐匿事实均属之。欺诈往往呈现为积极行为,而消极行为,尤其是沉默,则必须是法律、合同或者商业习惯上有告知事实的义务,而未告知时才能构成欺诈。 2、须有欺诈故意。欺诈故意,是指具有欺骗他人的故意,这种故意的含义包括两层: (1)是使相对人陷于错误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所表示的情事不真实,并且明知相对人有陷入错误的可能; (2)是有使相对人陷于错误而作出意思表示的故意。这两种故意从根本上妨碍了被欺诈人意思形成的自由。 (二)在被欺诈人方面: 1、须被欺诈人因受欺诈而陷于错误。被欺诈人陷于错误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须有因果关系。如果被欺诈人并不陷于错误,或者虽然陷于错误,但该错误不是受欺诈而产生,则欺诈行为不能成立。 2、须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作出意思表示,即错误与意思表示之间须有因果联系。如果被欺诈人虽然陷于错误,但是并没有因之而作出意思表示;或者虽有意思表示,却不是因错误所致,欺诈行为也不能成立。需要注意的是,被欺诈人必须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才可以撤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