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税制结构?
释义
    国税制结构的选择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一个国家主体税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2、对税收政策目标侧重点。对税收政策目标侧重点的差异也是税制结构选择因素之一,税收政策目标包括收人效率和公平。不同的国家对这些政策目标的侧重不同,从而会影响到它们对税制结构的选择。
    3、税收征管水平。税收征管水平也是制约一个国家主体税种选择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具有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手段,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申报纳税、年终的所得税汇算清缴、税务审计、税务资料、税收咨询服务等工作,同时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得税收征管效率大大提高。
    一、阴阳合同赚差价犯法吗
    阴阳合同是一种违法行为。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都表明,订立阴阳合同是一种违法的偷税行为,税务机关一经查实,可根据税收征管法对双方偷税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如果双方的行为违反了刑法有关规定,也可能构成偷税罪。比如,如果当事人使用欺骗或者隐瞒的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进行申报的,逃税数额较大的,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二、税务稽查改革的基本原则
    1、专业化分工和制约原则。
    专业化分工和制约原则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也是税收工作发展对税务稽查工作的要求。
    社会生产的发展,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要求对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缺乏分工的传统税务稽查进行改革。
    实行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后,税务稽查成为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主要监控手段。这就要求税务稽查工作效率的提高,要提工作效率,就必须实行专业化。
    新的税务稽查形势要求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形成制约。随着税收征管模式的推行,税务机关征管工作的重心必然向稽查转移。税务稽查权就显得比较突出。然而,任何一种权力必须置于被监督、受制约的状态中。实行选案、实施、审理、执行专业化分工的税务稽查就能较好地解决稽查权力过于集中与需要制约的矛盾。
    2、以事实为根据,以税收法律、法规、规章为准绳的原则。
    根据这项原则,税务稽查工作一方面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就是稽查检查工作应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代扣代缴或者代收代缴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是求是地处理,必须查明事实真相,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数据翔实准确、资料齐全;另一方面,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所谓有法必依,对税务稽查工作来说就是不折不扣地按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办事,有法不依等于无法。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权威性的要求。对于稽查工作来说,这几个方面同样重要,要求严肃、认真地对待。
    3、群众路线原则。
    税务稽查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加强与司法机关及其他有关部门的联系和配合。
    部门配合形式应多样化。税务机关与公、检、法等部门机关的配合已有一定的形式,但还应探讨一些新的形式,如设立专门的税务警察等。加强与有关经济管理监督部门的配合,如部门信息联网,强化收入扣缴制度、建立起覆盖面广、反应迅速的监控网络。
    强化社会监督。应充分发挥纳税人的会计师的监督功能,务必使企业有账可查,而且账实相符,同时加强社会舆论宣传,不断开展税法宣传,传播税收法规等相关知识,对查处的大案、要案公开曝光,发挥案件惩戒作用。对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协税护税精神,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必要时可采取一些具体形式,如奖励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协税护税的积极性。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9: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