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军官退伍后如何安置
释义
    我国军官退役后的安置方式主要有两类:岗位安置和待遇安置。退休、自主择业、复员和指令性计划分配是四种退役形式,它们在岗位安置和待遇安置这两种安置内容的实现方式、程度方面有所不同,但都体现着国家对军官退役后的生活安全所做的制度性安排。
    退役,指退出现役。泛指军人(运动员)服满现役或由于别的原因退出军队。亦称“退伍”。在义务兵役制下,指军人服现役期满后停止服役,现役军官如有已达服满预备役的最高年龄或伤病残废完全不能服役等情况,可以直接从现役退役,军官退役后,一般保留其原衔,并在原衔称号之上加“退役”字样,以示区别。
    退役条件决定着退役后的安置方式。我军现在的退役形式有退休、指令性计划分配、自主择业、复员四种表现形式,且各有相应的条件限制。退休形退役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退役军官都可以退休。我国军官退休的条件是服役30年以上和年龄满50岁。自主择业型退役是自从2001年以后出现的,其条件限制是军龄满20年的营以上军官。而转业和复员型退役,并没有设置职务或年限的“上档”。
    军官退役,从退出现役部队这一结果来看,很简单,退出了现役,退役的过程就结束了。但退役并非如此简单,退役安置绝大多数内容和重心在于退役后怎么安置。与退役条件相联系的退役后如何安置的主要区别在于是以提供就业岗位为主、还是以提供待遇保障为主。
    从内容决定形式这一简洁的道理来看,我国军官退役后的安置方式丰要有两类:岗位安置和待遇安置。在实际安置过程中,与退休和自主择业类退役形式相联系的安置方式是国家发月退役金、提供就业帮助的安置。尽管部分退休军官怀有再就业意愿,但就业的需求并非都很强烈。军官自主择业退役后,仍需要参加各种社会性劳动,二次就业的自我需求和社会需求都较强烈,需要采取个人为主和政府扶助就业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就业问题。复员是发一次性退役金、辅助就业的安置。指令性计划分配是岗位安置和待遇安置一并实现,国家为退役军官找到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其待遇等生活保障都在安置单位实现。尽管退休、自主择业、复员和指令性计划分配这四种退役形式,在岗位安置和待遇安置这两种安置内容的实现方式、程度方面有所不同,却都体现着国家对军官退役后的生活安全所做的制度性安排。
    法律依据
    《退役士兵安置条例》
    第三条 国家建立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妥善安置退役士兵。退役士兵安置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
    第四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优待退役士兵,支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都有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义务,在招收录用工作人员或者聘用职工时,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招收录用退役士兵。退役士兵报考公务员、应聘事业单位职位的,在军队服现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第五条 国务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第六条 退役士兵应当遵守有关退役士兵安置的法律法规,服从人民政府的安置。
    第七条 对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3: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