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日本探亲签证有效期是多久
释义
    日本探亲签证有效期是3个月。单次短期签证的有效期都是三个月。右上角的dateofissue、dateofexpiry,就是有效期,你必须在有效期内去日本,不然签证作废。在日本可以停留几天则要看有效期下方的forstayof,分15天、30天、90天三档,写几天表示你可以在日本呆几天。在日本停留的天数是从你到达日本那天算起。即在你签证有效期的最后一天到达日本,你也可以停留15、30、90天。
    日本签证有效期一般为90天,停留期为15天。有效期分为出签日到入境最晚时间和入境后停留时间。有效期是从出签当天开始算起,停留期是从入境后第二天开始算起。日本签证停留到期后就不可以再滞留日本境内,需再次出入境获得停留时间。如果有效期用完,就不能再次入境日本,需从新办理签证才可以。原则上第一次来日本回国后就可以马上申请第二次签证,并不需要间隔时间。唯一的限制是在第一次进入日本那天起计算365天以内无论申请多少次日本的探亲访友签证在日本的总逗留时间不得超过180天。
    持探亲签证入境日本的中国公民如果有特殊的理由,(例如照顾女儿怀孕、分娩、坐月子等等)(例如父母或亲属本人在日本生病或发生意外事故等等)可以在日本当地的法务省入国管理局申请延长探亲签证的在留期限。延期的结果,是根据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材料或理由书由日本当地的法务省入国管理局审查官决定的。延期的上限为90日,也就是说,持探亲签证入境的中国公民不论有任何理由,从入境到出境,最长停留期限不能超过180日。
    签证成功申请后,在日本停留的时候的注意事项:
    1、禁止以任何形式,从事任何有报酬的就劳、工作、经商、经营活动,因为在留期限不超过90日
    2、不能办理国民健康保险;
    3、不能在日本的银行办理银行卡以及存折等;
    4、不能在日本开设金融机构的口座账号;
    5、不能在日本办理结婚登记或离婚登记手续;
    6、不能在日本考取机动车驾照。
    探亲签证申请人提交的材料:
    1、签证申请书。
    2、照片照片1张(长4.5cm×宽3.5cm~4.5cm)。
    3、护照原件。
    4、户口薄的复印件,户口簿上各栏内容(姓名、婚姻状况、工作单、位职业等)与现状一致,户口簿需出示原件。
    5、暂住证或居住证,户籍在本馆管辖地区范围外的申请人需提交暂住证复印件或居住证,暂住证或居住证上各栏内容(姓名、婚姻状况、工作单位、职业等)与现状一致。
    去日本探亲想要再续签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在日亲属需提供的资料:
    1、邀请理由书(要盖日方亲属私章)
    2、滞在日程表
    3、在日亲属的身份证资料(担保人与邀请人非同一人时需提供)
    (1)三个月内的住民票(在日亲属为日本籍)
    (2)外国人登录原票记载事项证明书(在日亲属为非日本籍)
    日方资料有效期为三个月,要提交原件。
    中方申请人需提交的资料:
    1、申请表格2份[日本入境签证申请书
    2、有效护照
    3、大一寸证件照片三张(三个月内免冠近照,底色不限)
    4、身份证及户口簿(全家人)复印件
    5、亲属关系公证书(原件,三个月内有效)
    6、有效暂住证/居住证复印件
    7、其他证明赴日目的的资料(医院诊断书/结婚会场预定书/受验票复印件)
    办理费用:大使馆收费200元,其他手续费依各旅行社而异。
    日本探亲签证延期申请流程
    1. 申请者需要准备好延期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并将申请书及材料提交至当地日本使馆或领事馆;
    2. 日本使馆或领事馆会根据申请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
    3. 如果审核通过,日本使馆或领事馆会签发新的日本探亲签证;
    4. 申请者拿到新的日本探亲签证后,可以继续在日本探亲,但是有效期仍然有限,到期后需要及时办理出境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九条 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
    中国公民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还需要取得前往国签证或者其他入境许可证明。但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政府签订互免签证协议或者公安部、外交部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国公民以海员身份出境入境和在国外船舶上从事工作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海员证。
    第十一条 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应当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交验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等出境入境证件,履行规定的手续,经查验准许,方可出境入境。
    具备条件的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应当为中国公民出境入境提供专用通道等便利措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9: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