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债权人是哪一方?
释义
    债权人是在合同中中有权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一方,债权是指因为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以及其他法律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的义务人履行一定义务的权利。
    一、债权人和债务人在生活中的区别
    债权人是指债的关系中有权利要求另一方(债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是特定的,只有该特定的权利主体才有权要求义务主体履行约定的义务。负有履行义务的人如不履行义务,债权人有权请求司法机构强制其履行。债务人是指债的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是特定的,只有该义务主体才必须向债权人承担交付财产、提供劳务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债务人可以是公民,可以是法人,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出现时也可以具备债务人的资格。
    二、诉讼时效中断的理由是
    诉讼时效中断的理由是提起诉讼或者仲裁、债权人主张权利以及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债权人主张权利是指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意思表示。债权人提出请求的,不行使权利的状态消灭,则诉讼时效视为中断。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是指债务人对债权人表示同意履行义务。债务人的同意,即对债权人权利的承认,与请求具有同等效力。
    三、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是哪些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如下:
    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存款本息的请求权没有履行期限,这项权利关系到每位公民的财产安全,权利人可以随时请求银行兑换自己的存款。
    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权利人购买国家或者金融机构的债券,类似储蓄的功能,债权人有权利要求债务机构兑换自己的投资,同样不适用诉讼时效。
    3、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4、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人身权的请求、抗辩权、形成权。
    5、加害人不断威胁受害人的人身安全和财务安全,受害人请求停止威胁。权利人使用自己的权利,受到他人的妨碍,权利人申请诉讼,法院可以强制排除妨碍,保护权利人的正当权益。这些权利是属于人身权和物权范围,不属于债务请求权,所以不适用诉讼时效。
    6、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不动产不需要登记,特殊动产要有登记,增强公信力,这项权利属于物权范围,一个不动产或者登记的特殊动产不管被他人占有多长时间,权利人都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申请,请求返还财产到自己的名义下,所以不适用诉讼时效。
    7、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请求权是权利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出于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虽然这项权利属于债务请求权,则不适用诉讼时效。
    8、权利人购买国家或者金融机构的债券,类似储蓄的功能,债权人有权利要求债务机构兑换自己的投资。同样不适用诉讼时效。
    9、企业要进行正常的运作,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储备。企业没有资金就无法进行外部活动和内部运营,无法做出民事责任的担保,因此企业缴纳资金的请求权则不适用诉讼请求。
    10、权利人的财产被他人违法侵占,权利人申请返还,如果无法实现,那么这部分财产就会成为无主财产,所以物权的请求权利不适用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如下:
    1、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6、提起诉讼。即包括民事诉讼法上的一切权利主张形式,如起诉、应诉,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申请支付令、申报破产债权、申请强制执行等,也包括依照其他法律规定的争议解决程序提出的权利主张,还包括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民事权利的请求等。
    7、权利人主张权利。这是指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明确提出要求其履行义务的意思通知。这种意思通知,在方式上没限制,只要将催告之意思传达于相对人,并于事后能证明。包括权利人向债务保证人、债务人的代理人或者财产代管人提出催告。
    8、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是指权利人的相对人表示知悉该权利人的权利存在的行为。同意履行义务的形式,无特别要求。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
    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第二百零七条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二百零八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8: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