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规定赡养公婆的新民法典问题 |
释义 | 赡养公婆的法律规定主要指出赡养人是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负有赡养义务的人,配偶应协助赡养。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负担能力时也应负赡养义务。然而,我国法律中不存在儿媳对公婆的赡养义务,也无儿媳对公婆遗产的继承权。因此,声讨儿媳不赡养公婆不孝顺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法律分析 赡养公婆的法律规定主要是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而此条中的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是指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而子女更是应该依法进行赡养的。而赡养的含义基本上符合我们通常说的孝顺,在我国法律中,没有公婆对儿媳的抚养义务,也无儿媳对公婆的赡养义务,并且在非特定条件下儿媳对公婆遗产也无继承权,声讨儿媳不赡养公婆不孝顺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拓展延伸 赡养公婆的新民法典规定与财产分配 赡养公婆的新民法典规定与财产分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根据新民法典的规定,赡养义务是子女对父母的法定责任之一。在赡养公婆方面,新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子女对公婆的赡养义务,并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指导。然而,与赡养义务相关的财产分配问题也不可忽视。在公婆需要赡养的情况下,子女的财产分配可能受到影响,特别是在涉及到财产继承、财产转移等方面。因此,了解和理解新民法典对赡养公婆的规定以及与财产分配相关的法律条款,对于维护家庭和谐、合法权益的保护至关重要。 结语 赡养公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新民法典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子女对公婆的赡养义务是法律赋予的责任,而财产分配问题也不可忽视。了解和理解新民法典对赡养公婆的规定以及与财产分配相关的法律条款,对于维护家庭和谐、保护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赡养公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权益,共同努力维护家庭团结和谐的氛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