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撤销案件所需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
释义 | 《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应撤销案件并释放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根据第16条规定,情节轻微、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特赦免除刑罚、刑法告诉才处理、犯罪嫌疑人死亡以及其他法律免责情况下,也不应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法》第161条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第1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拓展延伸 撤销案件的法律要求和程序是什么? 撤销案件的法律要求和程序取决于不同的司法体系和法律体系。一般而言,要撤销案件,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案件存在重大错误或不公正的判决。2.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适当的法院或上诉机构提出申请。3.遵守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如递交申请书、缴纳费用等。具体的程序可能包括:1.提交撤销申请书并陈述理由。2.法院或上诉机构对申请进行审查和评估。3.如果申请被接受,可能会进行听证会或重新审理案件。4.最终,法院或上诉机构会作出决定,决定是否撤销案件。请注意,不同司法体系和法律体系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咨询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和详尽的信息。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1条和第16条的规定,对于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应当撤销案件或释放被逮捕的嫌疑人,并通知原批准逮捕的检察院。而对于符合特定情形的案件,也可以撤销、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撤销案件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可能因司法体系和法律体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指导和详尽的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第一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八十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