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制定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 |
释义 | 我国制定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如下: 1、食品质量和安全保障,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保障人们食用食品的健康和安全; 2、 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的规范管理,加强对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的监管,推动企业加强自律,提高食品生产和加工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3、食品市场监管,加强对食品市场的监管,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4、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5、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意识,引导公众正确选择食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1、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 2、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3、为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4、发现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因素的; 5、需要判断某一因素是否构成食品安全隐患的; 6、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 综上所述,制定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食品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九条 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农业行政等部门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现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风险来源、相关检验数据和结论等信息、资料。属于本法第十八条规定情形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评估结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