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创业板中报预告新规 |
释义 | 创业板的业绩预告应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作出,但业绩预告只应在下列情况下作出: 1.净利润为负; 2.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减幅度超过50%; 3.扭亏为盈; 4.期末净资产为负。上市公司的业绩是影响股票涨跌的因素之一。上市公司业绩好,说明公司经营能力好,股票值得投资,股票上涨的概率大。 主板:对于主板企业,业绩预披露不是强制性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必要的。 与深交所主板的要求不同,下面介绍一下。 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 1.年报业绩预告,上市公司预告净利润可能为负且扭亏为盈的,净利润比上年增减50%以上(基数小的除外)。公司预计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上述情形之一的,必须进行业绩预告;如果中期和第三季度业绩预计出现上述情况之一,可以进行业绩预告。 2.性能快递如果公司已汇总当期财务数据,但尚未编制年报,可以先披露业绩快报。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1。业绩预测报告期内(一季度、半年、三季度、年内)应作出业绩预告:净利润为负,扭亏为盈,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减50%以上(小基数除外),期末净资产为负,年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如需披露业绩预告,业绩预告的时间要求为: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在报告期4月15日前;前半个报告期为报告期的7月15日前;第三季度业绩预告为报告期10月15日前;年度业绩预告在下一报告期的1月31日前;我看到一些投资者仍然在期待业绩预测。主要原因是上述规则不明确。7月15日后不再做业绩预测。2.业绩快报鼓励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披露前主动披露定期报告的业绩快报。从上述规律中,投资者可以发现,主板企业的业绩预告只有在业绩发生较大变化时才具有强制性,而一般情况下并不具有强制性。那么对于没有业绩预告的企业,业绩相对稳定,波动不大。其他板块: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我国a股除主板外,还包括中小板、创业板、科技创新板。这些板的业绩预披露要求更加严格,下面将一一介绍。 中小板:1.业绩预测公司应披露半年度、前三季度和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一季度业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净利润为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减超过50%;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扭亏为盈。业绩预告时间与主板相同。 2.拟在3-4月份披露年度业绩报告的公司,应在2月底前披露年度业绩报告。鼓励半年报预约在8月份披露的公司,应在7月底前披露半年度业绩报告。年报预定在3月份之前披露的公司,可以不披露年度业绩报告,否则必须强制披露年度业绩报告。半年报和季报不是强制披露。 宝石:1.业绩预测公司应披露一季度、半年度、前三季度及全年业绩预告。一季度业绩预告时间:若去年年报预定披露时间在3月31日前,最迟应在披露年报时披露今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年度报告拟于4月份披露的,应于4月10日前披露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他业绩预告时间与主板相同。 2.性能快递这和中小板是一样的。年报预定在3月份之前披露的公司,可以不披露年度业绩报告,否则必须强制披露年度业绩报告。半年报和季报不是强制披露。计划在3月至4月披露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应在2月底前披露年度业绩报告。 科技创新委员会: 1.业绩预测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一样,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预计年度经营业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作出业绩预告:一是净利润为负;二是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减50%以上;三是扭亏为盈。同时,如果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预计半年度、季度业绩出现上述情形之一的,也可以进行业绩预告。此外,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后,预计当期业绩与业绩预告的差异达到20%的,应当及时披露更正公告。 2.性能快递对于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根据《科技创新板股票上市规则》,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4个月内披露。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预计在会计年度结束后2个月内不披露年度报告的,应当按照《科技创新板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在会计年度结束后2个月内披露业绩报告。 法律依据: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12月修订)》 1.1为规范公司股票、存托凭证、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换公司债券)及其他衍生品种(以下统称股票及其衍生品种)的上市行为,以及发行人、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信息披露行为,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本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章程》,制定本规则。 1.2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在本所创业板的上市和持续监管事宜,适用本规则;本规则未作规定的,适用本所其他相关规定。 1.3发行人申请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在本所创业板上市,应当经本所审核同意,并在上市前与本所签订上市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有关事项。 1.4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或存托凭证持有人、实际控制人、收购人、重大资产重组有关各方等自然人、机构及其相关人员,破产管理人及其成员,以及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本规则和本所发布的细则、指引、通知、办法、指南等相关规定(以下简称本所其他相关规定),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1.5本所依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本规则、本所其他相关规定和上市协议、相关主体的声明与承诺,对第1.4条规定的主体进行自律监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