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平原则的适用条件
释义
    以下几种情况可以适用公平责任原则: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监护人已尽监护责任的
    2、紧急避险造成损害,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且避险人采取的措施又无不当的
    3、行为人见义勇为而遭受损害的
    4、堆放物品倒塌致人损害,当事人均无过错的
    5、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共同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损害的
    公平原则是平等原则的对立物,民法以追求形式平等为原则,以追求实质平等为例外;当遵循平等原则会产生严重的是指不公平时,在法定的例外情形,适用公平原则予以纠偏,合理确定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免造成对实质公平的过度违反,公平原则只能适用于法定的例外情形。公平原则的弹性强。不同的讨论对象,不同的案件,即使是同类案件,都会引起不同的公平判断。其次,不同的人,对同一讨论对象,同一案件,会产生不同的公平判断。最后,公平原则弹性强说明公平的内涵和外延相对而言不太确定,在适用时应十分慎重。法官在适用公平原则时尤其要谨慎,应保持“谦抑”,不能“任性”,不能随意用自己的公平观念去否定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公平原则首先是立法原则,民法条文的制定、规则的设定都应以公平原则为指导。公平原则也是解释原则,如果民法规定较为模糊或意思较难确定时,也应本着公平原则予以解释。公平原则还是适用原则。在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在适用民法条文时,也应遵从公平原则。只有在缺乏明确规则的情况下,才适用民法基本原则。相对于诚实信用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民法基本原则而言,公平原则的内涵更为丰富,在适用上也应更为谨慎。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平原则应作为最后的依据,在其他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均不适用,而不对当事人的利益加以平衡将明显有违社会公平正义的情况才宜适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