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规定对未成年小孩的赠与是否有效? |
释义 | 未成年人可以接受赠与合同,因为他们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的规定。赠与合同的注意事项包括明确具体内容、考虑公证、条件要求、办理登记手续以及说明财产瑕疵等。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规定对未成年小孩的赠与是否有效? 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以是可以接受赠与合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赠与合同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赠与合同是一种双方、无偿的行为,在实践中签订赠与合同应注意如下几点: 1、赠与合同的内容要具体明确。赠与合同主要包括:合同当事人双方、赠与的财产名称、财产目前状况、赠与合同履行的时限以及方式、赠与是否附条件以及什么条件、赠与合同的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方式。 2、从赠与人的角度考虑,若赠与行为在交付财产或转移权利之前有可能撤销,建议不对赠与合同进行公证,因为一旦公证将很难撤销;从受赠人的角度考虑,若担心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撤销赠与,则应积极劝说赠与人将赠与合同进行公证。 3、如果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时对受赠人有一定的要求,则可作为一个赠与的条件。如果受赠人无法满足赠与人提出的条件,或者受赠人的行为让赠与人不满意,则赠与人可以名正言顺的拒绝履行赠与义务。 4、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约定办理有关手续的内容。 5、赠与人应在赠与合同中说明赠与财产存在的瑕疵,否则由此给受赠人造成损失的将承担责任。 按照《民法典》当中的规定,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甚至年龄比较小的,是有可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不能够独立的从事相关的民事行为,但也是有特殊规定的,比如说按照《民法典》第19条规定,纯获利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可以由未成年人独立从事的。 结语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的赠与是否有效,可以根据其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来判断。虽然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但是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的规定,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是可以接受赠与合同的。在签订赠与合同时,需注意合同内容的具体明确、赠与人的权利撤销问题、受赠人的条件满足情况、财产登记手续等。同时,赠与人也应在合同中说明财产存在的瑕疵,以免给受赠人带来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章 占有 第四百六十一条 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灭失,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请求赔偿的,占有人应当将因毁损、灭失取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返还给权利人;权利人的损害未得到足够弥补的,恶意占有人还应当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 第二百六十七条 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物权的保护 第二百三十八条 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依法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