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业汇票承兑期限 |
释义 |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根据中国当前经济法展程度、法律覆盖面以及票据业务普及程度,对票据期限做了进一步限制,规定银行承兑汇票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目的是为了避免长期汇票带来的较大的支付结算风险。 一、商业承兑汇票期限: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承兑汇票是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商业承兑汇票按交易双方约定,由销货企业或购货企业签发,但由购货企业承兑。 二、商业承兑汇票的重要属性: 1、贴现金额 实付贴现金额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一日的利息计算。 2、期限 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期限自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最长期限不超过6个月。 3、利率 贴现利率采取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百分点的方式生成,加点幅度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率一般要高于银行承兑汇票,但不超过同期限的贷款利率。 三、商业承兑汇票的申请条件: 1、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申请人须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部门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2、贴现申请人与出票人或直接前手之间有真实、合法的商品、劳务交易关系,能够提供相应的商品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 3、要求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的交易合同必须是合法且要素齐全,即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必须符合《票据法》 ,符合制度规定的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背书、承兑的条款要求,汇票上没有“不得转让”和“质押”等字样。 4、在贴现行开立存款帐户。 5、贴现申请人经济效益及资信情况良好。 6、银行要求满足的其他条件。 四、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主要区别: 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不同,决定了商业承兑汇票是商业信用,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信用。目前银行承兑汇票一般由银行签发并承兑,而商业承兑汇票可以不通过银行签发并背书转让,但在信用等级和流通性上低于银行承兑汇票,在银行办理贴现的难度较银行承兑汇票高。 五、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 1、法律地位缺失 目前,电子票据在《票据法》中尚未确立合法的地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子票据的签发和流动、资金划拨、结算,均是网上虚拟实现,电子交易的签章只通过电子签名的形式来实现,但是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期限是多久 我国的《票据法》尚未承认经过数字签章认证的非纸质的电子票据的支付和结算方式。 2、电子票据的接受度不是特别高 另外,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对于电子票据的认可度还是比较有限,适用的范围也不是很广,因此电子票据的流动性会受到一定影响。 3、出现纠纷取证难 由于电子票据的的格式、核押方式均由商业各银行自行确定的,而作为交易活动的客户方,无法掌握电子票据的真实性,一旦客户和银行之间发生因泄密、被盗、篡改等业务纠纷。对于使用电子票据的企业或个人来说,当与商业银行发生纠纷时,客户无法取证、取证难,这也加大了客户的风险。 4、财务上的风险 电子票据在财务上,可能需要转开成纸质票据,而其与直接背书的的纸质票据的转让相比,电子票据的质押转开会同步增加客户应收和应付票据,增加客户的负债率,不利于财务表表的优化。 5、IT风险 对于电子票据,其还面临电子载体的各种系统性风险。包括数据文件丢失、系统瘫痪、网络攻击风险等等,这也是电子载体安全问题的共性。 综上所述,商业承兑汇票签发后,上面都有标明金额、到期日等重要信息,一般来说,商业承兑汇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收票方可以持有汇票直到到期,如果资金周转比较紧张,也可以提前承兑或者将其转让。其中贴现率是在基础利率的前提下加一定的百分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第十九条 【汇票的定义和种类】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第二十二条 【汇票的绝对应记载事项及其效力】汇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 (一)表明“汇票”的字样; (二)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三)确定的金额; (四)付款人名称; (五)收款人名称; (六)出票日期; (七)出票人签章。 汇票上未记载前款规定事项之一的,汇票无效。 第二十三条 【汇票的相对应记载事项及其效力】汇票上记载付款日期、付款地、出票地等事项的,应当清楚、明确。 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的,为见票即付。 汇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付款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付款地。 汇票上未记载出票地的,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出票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