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请按顺序将以上标题在句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修改。 |
释义 | 签订合伙协议,除了遵循合同订立的一般原则外,还应注意下列有关事项: ①合伙人的主体资格必须合法。参加合伙的各个人都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得成为合伙人,另外,根据《合伙法》第十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②合伙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③在合伙协议中不得以“有限”或者“有限责任”字样命名合伙企业。 ④合伙协议应当依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未经合伙人其中任何一人同意,合伙协议即不能成立。 合伙协议书的格式和内容 合伙协议书格式应当按照合同订立的格式来进行,内容主要包括合伙企业的名称、经营场所,合伙目的和经营范围,合伙人的姓名、住所,合伙人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出资的期限,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方式,争议解决办法,合伙企业的解散、清算以及违约责任。 合伙协议的解除条件有哪些,解除合伙协议要什么条件 合伙协议解除的条件如下: 1、个人合伙协议可以自行约定出现某情形的时候拥有解除的权利,合同约定情形出现,协议双方可以依照合同予以解除。 2、法定解除条件具备,可以要求解除。 3、合伙各方就解除协议达成一致意见,可以解除该合伙协议。 合伙买房协议签订并公证是否有效 合伙买房协议签订并公证是有效的。 合伙协议就是合伙合同,为了共同的目标,订立的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协议,只要是合法合规的,都是受法律保护的,产生法律效力的。因此,只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有效的条件,合伙买房协议是有效的。 合同有效的要件如下: 1、行为人具有订立该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的订立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九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三十六条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第四十条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十一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证据; (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合伙人未按合伙协议出资怎么办 发现有合伙人未履行出资义务,或是实际出资与协议约定不符,其他合伙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先找该合伙人协商,要求其尽快按约定履行出资义务,包括没给的或是只给了部分的。因为合伙企业成立时要求订立书面协议,所以在有白纸黑字的情况下,为节省时间跟精力,最好是先找对方协商。 2、可去法院起诉解决,因为该合伙人属于违反约定,所以其他合伙人可以去法院起诉,并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可以对合伙人除名,因为未按约定出资,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其他合伙人可以要求其履行出资义务,如果不同意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对合伙人进行除名。 根据合伙企业法律规定,发生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决议将合伙人除名: (1)合伙人未履行出资义务; (2)合伙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 (3)合伙人在执行合伙事务时有不正当行为; (4)发生合伙协议约定的事由。 所以,按照以上规定,合伙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其他合伙人可以决议将其除名。 相关法律规定 《合伙企业法》第四十九条,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决议将其除名: 如何订立合伙企业合伙协议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十八条规定,合伙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合伙企业的名称和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二)合伙目的和合伙经营范围; (三)合伙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四)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 (五)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方式; (六)合伙事务的执行; (七)入伙与退伙; (八)争议解决办法; (九)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十)违约责任。 该内容由 赵增梁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