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外出佩戴口罩。 2、主动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主动测量体温。 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 3、办公场所要注意加强通风清洁,配备洗手液、消毒剂等防护用品。 食堂也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建议错峰吃饭,减少聚集。 4、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5、出行前若无可疑症状,可正常出行。 若出现可疑症状,建议居家休息和就地就医,待症状消失后再启程。 纵观国内外疫情形势,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较为持久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