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中央提出七种容错纠错具体情形 |
释义 | 容错免责的情形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和党章党规;符合中央和地方政策;经过调研论证、风险评估和集体决策;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不谋私利、不追求不正当利益;积极挽回损失和阻止危害;符合党内和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 容错免责的情形包括:法律法规、党章党规没有明令禁止的;符合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按相关规定经过调研论证、风险评估和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立足围绕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担当奉献、开拓进取,没有失职渎职的;没有为个人、他人谋取私利,没有为单位或小团体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积极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已有规定可予免责的。 拓展延伸 容错纠错政策:中央提出七种具体情形,助力错误纠正 中央提出的容错纠错政策旨在帮助纠正各种错误情形。这一政策明确了七种具体情形,为错误的纠正提供了指导。通过容错纠错政策,中央为各个领域提供了灵活的处理方式,使得错误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和修正。这七种具体情形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行政管理、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等。中央的这一举措旨在促进公正、公平和法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容错纠错政策的实施将为错误的纠正提供更加便利的途径,推动社会进步和稳定发展。 结语 容错免责政策的实施,为纠正错误提供了指导和便利。中央提出的七种具体情形,涵盖了各个领域,为错误的纠正提供了灵活的处理方式。这一政策旨在促进公正、公平和法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积极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以及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等方式,我们将为社会进步和稳定发展作出贡献。中央的容错纠错政策将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实现国家的长远目标助力。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第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予问责或者免予问责: (一)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 (二)在集体决策中对错误决策提出明确反对意见或者保留意见的; (三)在决策实施中已经履职尽责,但因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造成损失的。 对上级错误决定提出改正或者撤销意见未被采纳,而出现本条例第七条所列问责情形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上级错误决定明显违法违规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从轻或者减轻问责: (一)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效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工作,主动承担责任的; (三)党内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减轻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