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伪装警察犯什么罪
释义
    本文讨论的是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目的。诈骗罪在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其犯罪目的在于非法获取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但本罪的主观恶性一般限制在“骗”的范围内。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抢劫、强奸的故意,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是一种给受害人心理上造成威胁,使之不敢反抗的手段,属于一种更为严重的犯罪。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具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的行为。
    法律分析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其犯罪目的在于非法获取利益。这里所说的非法利益,不单指物质利益,也包括各种非物质利益。但本罪的主观恶性一般限制在“骗”的范围内,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抢劫、强奸的故意,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是一种给受害人心理上造成威胁,使之不敢反抗的手段,属于一种更为严重的犯罪。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的行为。
    拓展延伸
    以假警察名义骗人,如何处罚?
    以假警察名义骗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其对社会的危害性不言而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假警察名义骗人的行为属于诈骗罪的范畴,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或者冒用他人名义,虚构代理关系,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或者使用作废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骗取财物的行为。
    以假警察名义骗人属于诈骗罪的“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诈骗”情形,会受到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等刑罚的处罚。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以假警察名义骗人的行为还违反了治安管理法律的规定,也会受到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
    以假警察名义骗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其法律后果会非常严重。如果被抓获和定罪,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严格依法予以处罚。
    结语
    这段话阐述了本罪在主观和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及其含义。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犯罪目的在于非法获取利益,且主观恶性一般限制在骗的范围内。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的行为。因此,本罪在行为人具有非法获取利益的主观故意,并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时,才会成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2020修订):第三章 任务和权限 第二十一条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协助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监狱等执行逮捕、追捕任务,根据所协助机关的决定,协助搜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人身和住所以及涉嫌藏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或者违法物品的场所、交通工具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四十七条 私放俘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私放重要俘虏、私放俘虏多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3: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