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区分诉讼和仲裁? |
释义 | 仲裁和诉讼的区分如下: 1、看有无仲裁协议,如果没有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只能向法院起诉,不能申请仲裁; 2、看受案范围,对于婚姻、监护、继承等纠纷,法院能审理,但仲裁机构不能受理。 一、仲裁机构和法院哪个快 根据现实情况或者法律条文规定来说,现实中并不存在仲裁机构和法院哪个快的说法。仲裁机构和法院的区别在于:1、仲裁排除法院管辖,即如果选择了仲裁,就不能到法院诉讼了。2、受案范围不同。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在我国是不能申请仲裁的,而法院却可以受理上述案件。3、管理机构不同,仲裁委的监督机构是中国仲裁协会,其仲裁员大多是律师和政府机构人员兼职从事。而法院是国家的司法审判机关。4、程序不同,仲裁是一裁终局的,法院诉讼是两审终审。5、收费不同,仲裁费高,而且不能缓交、免交、减交。6、仲裁委员会和法院的区别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仲裁委员会是民间裁决机构。仲裁委员会管辖的原则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纠纷由仲裁委员会仲裁,或者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提交仲裁,否则,只能向法院起诉。8、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案件,无权采取保全措施和执行措施,这两项措施仍由法院办理。 二、发生欠债纠纷怎么处理 债务纠纷的处理方式如下:首先要有借据、借据等书面证据,以及对方的身份证复印件或户印件。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协商。在友好的基础上,合同当事人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是最好的办法; 2、如果合同当事人不能达成协议,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进行调解。如果一方或双方都是国有企业,可以要求上级进行调解; 3、合同当事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以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合同中未订立仲裁条款,事后未达成仲裁协议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合同纠纷,寻求司法解决。 三、协商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协商合同纠纷的处理: 1、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纠纷,这是对当事人来说的最佳方式。 2、如果合同当事人不能协商一致的,可以申请调解。 3、当事人协商不成的,还可以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直接向法院起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