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到底如何理解经常居住地 |
释义 | 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法院如何认定经常居住地,起诉被告必须在被告居住地法院吗 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且作为其生活中心的地方。但公务、劳务派遣、就医等情形除外。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 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的解释》第五条,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员工经常偷钱如何处理 如果多次盗窃,累计达到当地数额较大的立案标准,会被判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还达不到立案标准,会被罚款或拘留。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如何理解法定代理人,法定最高刑如何理解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 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诉讼活动只能由其监护人为法定代理人代理其进行行政诉讼活动。法定代理人是全权代理,其法律地位相当于当事人,其代理权限不受限制,可以行使被代理享有的全部权利。法定代理人不是当事人,属于诉讼参与人中的其他诉讼参与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贪污受贿罪如何理解 贪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如何理解多次作案 多次作案是指在以前有过作案事件的情况下一而再再而三的犯案。多次作案不仅在刑法中非常重要,同时在《刑事诉讼法》中对侦查起诉的期限也会带来一些影响。多次作案表明行为人主观恶性较大,不知悔改,甚至变本加厉,对于这种犯罪,必须严厉打击。 该内容由 程济春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