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案件,法院结案了,结案方式为判决,是什么意思呢? |
释义 | 民事案件结案方式可以有调解和判决,结案方式为判决,说明是由法院做出裁定,判决责任方。 一、上诉条件 1.合格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合格的上诉人是指依法享有上诉权的原一审案件当事人。 2、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上诉。上诉期,简称上诉期,是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裁定的上诉期限为10日,对裁定的上诉期限为15日。上诉期限自一审法院判决送达之日起计算。诉讼参与人分别接受裁判的,从各自的开始日期开始。 3.应提出上诉。上诉不仅表明与对方当事人在民事权利上存在争议,还表明对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有异议。既要求高级人民法院确认其权利,又要求变更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从而达到维护其权利的目的。 二、民事诉讼包括的种类 1.确认之诉是指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确定其与另一方当事人是否存在某种法律关系。根据当事人请求权的不同目的,确认请求权可以分为肯定请求权和否定确认请求权。肯定确认诉讼是指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确认与另一方当事人存在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如请求法院确认与另一方当事人存在收养关系。 2.支付诉讼是指一方向法院提出的,要求对方对自己履行一定民事支付义务的请求,如要求返还财产、支付货款等。支付诉讼是民事诉讼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也是司法实践中使用率最高的诉讼类型。 3.变更之诉:是指当事人变更或者消灭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双方之间现有的一些法律关系,如相互所有权和婚姻关系,可以根据一定的事实和行为来改变或消除。如果双方对某一法律关系是否存在存在争议,变更之诉就是向法院上诉变更。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不服的,有权在上诉期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对判决的上诉期限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对裁定的上诉期限为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