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推进以什么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
释义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对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进一步发挥县城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县城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怎样增强县城对县域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如何根据县城功能定位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县城城镇化过程中怎样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安居”与“乐业”问题,县域如何在实践中推进城镇化建设?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2年第10期聚焦“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约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县城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重要过渡载体,未来县城发展要采取哪些措施以更好吸纳农业转移人口?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发挥县城在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中指出,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先必须大力发展县城适宜产业。县城产业越发展,就业机会就越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就越强。要优先培育本县域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发展能力强、就业容量大、有效服务“三农”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适宜产业。其次要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功能,强化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提升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社保和住房等保障水平。最后要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建立健全农民在农村的“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措施,提高进城农民生活和投资能力。
    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如何提高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能力,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唐丽霞在《县城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中指出,让县城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其核心是要把发展要素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转变为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尤其是要促进市场、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从城市向乡村流动,从而盘活乡村发展的要素资源、拓展产业资源功能、促进文化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推进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促进城市业态向乡村转移,成为乡村发展的新业态,从而拓宽乡村产业发展空间,利用乡村的空间、环境、农业生产和生活系统等实现农、旅、体、教等三产融合发展。
    如何科学制定县域发展规划,发展壮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确立县城支撑县域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仝志辉在《增强县城对县域产业发展支撑能力》中指出,推动县城在连接城乡中发挥枢纽作用,就要发挥县城的信息、人才流动、商业消费优势,使这些优势成为推动本地人才和就业人口聚集的力量。要培育县城内生增长动力和“造血”能力,引导县域特色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在县城集聚发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
    当前我国县城可分为哪些类别,怎样根据功能定位确定发展方向?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在《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五类县城的功能定位,包括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和人口流失县城。要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发展专业功能县城;提升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有序发展生态功能区县城;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
    怎样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安居”与“乐业”问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郎友兴在《解决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议题》中指出,现在的农民市民化涉及两个相当具体的问题:一是进城后原先在农村的一些权益主要是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如何维持与保障;二是进城农民住房用地指标的保证与使用。这两个问题对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包括农民市民化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土地就是进城后农民的社保,“安居”才能“乐业”,土地上的权益、落户城市的住房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在实践中,对于农民在农村权益的保障以及农民住房用地指标的保证与使用,要以底线思维严格落实相关法律和政策作出的明确规定。此外需要对农村土地权益转让、退出进行制度设计,对转让或退出农村土地权益的进城落户农民给予合理补偿。
    县域如何在实践中推进城镇化建设?浙江省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指出,高质量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在实践中需把握好城镇化与产业迭代、共同富裕、生态绿色的关系;湖北省巴东县委书记黄波指出,加快革命老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好借势、特色、全面这三篇文章;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委书记王景涛指出,发展文化旅游专业功能县城要打好生态牌、文化牌、亲情牌。
    法律依据
    《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尊重县城发展规律,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发展质量,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要求。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作为示范地区重点发展,防止人口流失县城盲目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县城建设;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营造制度环境等方面职责。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发展的衔接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守住历史文化根脉,防止大拆大建、贪大求洋,严格控制撤县建市设区,防控灾害事故风险,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8: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