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的区别 |
释义 | 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大病救助是一种新型医疗救助制度。大病救助是一种基本大病保险制度; 2、保障对象不同:大病保险的保障对象为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合)人,大病救助的保障对象较多,包含农村五保的对象、城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人的人员(简称城镇“三无人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 3、报销政策不同:两者都因地域有所不同,具体的报销政策由当地社保局规定 只要是条件符合的。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都可以申请,不冲突的。不过都是需要前期垫付治疗费用,后期才能申请补助。 大病救助的疾病范围为:恶性肿瘤如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等,还包括尿毒症、脑中风、急性心肌梗塞、肝硬化或急性肝坏死、坏死性胰腺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重性精神疾病、血友病等。 大病救助的对象包括以下几个: 1、农村五保对象; 2、城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人的人员(简称城镇“三无人员”); 3、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4、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 5、享受民政部门定期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 6、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 7、城乡低收入家庭成员。 医疗救助的对象总共有六类: 1、特困人员; 2、低保对象; 3、返贫致贫人口; 4、低保边缘家庭人口; 5、农村的易返贫致贫人口; 6、因病致贫的重病患者; 这6类群体可以享受医疗救助。 申请大病救助的条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就可以申请大病救助: 1、农村五保对象; 2、城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人的人员; 3、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4、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 5、享受民政部门定期抚恤补助的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大病的救助形式为:大病医疗救助以“资助参合参保、基本诊疗费用减免、特殊门诊定额救助、住院医疗救助、重病慈善救助”五位一体作为大病医疗救助方式。 【法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二十九条 医疗救助采取下列方式: (一)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二)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 医疗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