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误工费的产生原因及法律依据是哪些 |
释义 | 消费纠纷中的误工费问题,主要涉及侵权和违约两种情况。侵权方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侵害他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应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他人损害时,制造商和销售商应承担民事责任,包括支付医疗费、误工费和残疾赔偿金等。消费者维权中,侵权和违约都可能引发误工费赔偿,如购买的暖水壶爆炸导致消费者受伤,可以要求赔偿误工费。违约方面,相关规定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约、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 法律分析 1、在处理消费纠纷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消费者向经营者主张误工费的情况。在消费纠纷中,误工费产生的原因分为侵权和违约两种情况。有关侵权所引发的误工费问题,法律等多部法律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相关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2、相关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相关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在消费维权的实践中,侵权导致的误工费问题较常见,例如,消费者购得的暖水壶质量不合格,在合理使用期间突然爆炸,导致消费者腿部烫伤,需要住院治疗,该消费者如果主张权利,就可以要求因腿部受伤而导致的误工费。除侵权之外,经营者的违约也会导致误工费的赔偿。按照相关规定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结语 在处理消费纠纷中,误工费是一个常见问题,其产生原因可分为侵权和违约。侵权所引发的误工费问题,法律已做出明确规定,包括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同样,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的损害也要由制造商和销售商承担民事责任。在消费维权实践中,侵权和违约都可能导致误工费赔偿,如购买的产品突然爆炸导致受伤需要住院治疗的消费者可以要求误工费赔偿。根据相关规定,违约方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六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三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