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个人信息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 |
释义 |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不属于个人信息,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其他信息与其相结合识别出特定个人,则仍需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规定。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用于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身份。其中,“与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是广泛的概念,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电话号码等信息。同时,法律还规定,经过匿名化处理的信息不再属于个人信息。匿名化处理在保留数据有效性的前提下,剔除了与个人身份相关的信息,避免信息泄露。因此,经过匿名化处理后的数据可以被企业自由使用或共享,无需受到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限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经过匿名化处理的信息能够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出特定的自然人,则仍然需要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规定。例如,某家电企业在销售时对客户信息进行了匿名化处理,但是客户购买产品时提供的电话号码和地址等信息,则能够与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结合识别出特定的自然人,因此仍需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规定。 个人信息保护法如何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保存和删除?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在收集个人信息之前,应当明确告知个人信息的目的、范围、方式和期限,并经过个人同意。保存个人信息时,企业应当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毁损或者丢失。对于不再需要的个人信息,应当及时删除或匿名化处理。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了个人信息的范围和匿名化处理后的规则。企业在收集、使用、保存和删除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相关法律要求,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个人也应该注意自身信息的保护,避免信息泄露造成的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八条 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告知被收集个人信息的主体收集目的、范围、方式和期限,并经过被收集个人信息主体同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