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起诉函是法院寄的吗 |
释义 | 起诉函是法院寄的。 法院一般会在原告起诉立案后的五天之内,将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送达给被告。现在绝大多数的法院都是邮寄送达法律文书。就是由邮政局或者快递公司将法律文书送到被告的家中。也有少数基层法庭,是打电话通知被告到法庭去领取。起诉状等材料是由法院负责邮寄的,如果已经签收,最好是积极应诉。 在民事诉讼中,起诉的条件如下: 1、有诉讼请求:即起诉人需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或请求,要求被告进行某种行为或者停止某种行为; 2、有诉讼原因:即起诉人需要提出具体的事实和证据,证明被告的行为或者不作为已经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或者存在其他违约或侵权行为; 3、有诉讼利益:即起诉人需要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了实际的损失或者威胁,需要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有诉讼资格:即起诉人需要具备诉讼主体资格,能够独立行使诉讼权利,例如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 5、有合法的诉讼程序:即起诉人需要按照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诉讼,例如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提起诉讼,并符合其他诉讼程序要求。 起诉的流程: 1、调查取证:当事人应当调查取证,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 2、起草诉状: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起草符合法律要求的诉状,明确自己的请求和诉讼事实、理由等,并附上相关证据; 3、递交诉状:当事人应当将起诉状递交至被告住所地或者事发地人民法院,同时交纳诉讼费用。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五日内向起诉人发出受理通知书; 4、被告答辩: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进行答辩,说明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附上相关证据; 5、开庭审理:庭前准备工作完成后,法院将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辩论,法院可以询问当事人或者证人,查阅证据等; 6、审判裁决:庭审结束后,法院将根据调查取证情况、当事人的陈述和已有证据等作出判决或者裁定。判决或者裁定一经宣告,即具有法律效力。 综上所述,起诉状的起草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包括必须明确诉讼请求、诉讼事实和理由,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同时需要注意诉讼时效和管辖权等问题。如果起诉状不符合法律规定,可能会导致案件被驳回或者判决不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