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信用卡借给朋友被他透支了四万元怎么办
释义
    信用卡借友人使用,催债无果的,当事人可以收集该信用卡是朋友使用的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尽快偿还债务,提起诉讼的当事人需要准备好起诉状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信用卡透支怎么办
    信用卡的透支期限最长为60天。信用卡透支利息,自签单日或银行记帐日起15日内按日息万分之五计算(含当日),超过15日按日息万分之十计算,超过30日或透支金额超过规定限额的,按日息万分之十五计算。透支计息不分段,按最后期限或最高透支额的最高利率档次计息。以刷卡消费50000元为例,如果从记账日到还款日为期45天,且持卡人在还款日时还了40000元,尚余10000元未按时还。如果持有的是建行或者招行的卡,则需以5万元为基数每日按万分之五计息,45天里需支付透支利息1125元;如果持的是工行的信用卡,则只需对未还的1万元计透支利息,45天里需支付的透支利息为225元,两者相差5倍。如果未按时还款不是因为没有还款能力,而是因为记错而导致很小数目的误差,则差别更大。如果消费者在全额透支又无法按时还款后,就会产生透支利息等费用,导致欠款金额超过限额,由于超限是由于信用卡本身的费用产生的,对于这种情况,有的银行不收取额外的费用,例如现在建行和招行信用卡中心都表示,没有超限费的规定。但是工行和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则表示,如果出现欠款金额超过信用卡额度,则要对超出额度部分收取5%的超限费,不过工行表示,在一个超限周期里,只收取一次,而中信银行则表示,超限费每月复利计算。持卡人使用单位卡进行透支的,由其单位承担透支金额的偿还和支付透支利息的责任。持卡人使用个人卡附属卡发生透支的,由其主卡持卡人承担透支金额的偿还和支付透支利息的责任;主卡持卡人丧失偿还能力的,由其附属卡持卡人承担透支金额的偿还和支付透支利息的责任。
    透支信用卡怎么办
    1.带上相关证件去银行。当你去银行之后,如实说明情况。银行的工作人员会给你一张贷记卡的申请表,注意了要认真填写相关信息。2.等待银行核实。等你填完表格后,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复印你的身份证,还有一些收入证明,这时你就可以离开了,你目前需要做到就是等待银行的结果了。银行电话通知。3.正常情况下,如果你的透支卡审核通过的话,银行会打电话或者发信息告诉你。同时,银行会邀请你去就近的营业厅取卡。当然,现在比较流行的就是快递寄给你,到时记得签收就行了。
    我信用卡借给朋友了,但是他不还钱
    借钱给朋友,朋友不还钱的,出借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处理,当事人要提起诉讼的,则需要准备好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信用卡借给别人还不上了怎么解决
    信用卡借给别人还不上了可采取下列办法:1.直接通过法院进行民事起诉,要求对方返还信用卡并还清透支所用的金额及利息。2.保留证据证物。3.可以先把卡挂失,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再起诉。
    信用卡被朋友刷了不还怎么办
    如果信用卡被朋友刷了不还,就只有卡主自己先还上钱款,然后再向朋友讨要。因为不管是持卡人自己刷,还是被别人刷,反正银行只会追究持卡人的责任,所以从持卡人把信用卡借给别人的那一刻开始,整件事的责任就完全在持卡人身上了。而如果不及时还款,将会产生利息、违约金等等,然后还会影响自己的信用。因此,自己要先把钱还上再与朋友讨要。
    
     该内容由 苑学宁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2: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