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说别人的产品不好,属于诈骗吗 |
释义 | 说别人的产品不好,不一定属于诈骗,要区分情况而定: 1、如果只是客观的负面的评价,但言辞要文明,不能过于偏激,甚至造谣生事,故意诋毁; 2、如果用编造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想要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的,属于诈骗行为。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行为要素:指实施诈骗犯罪的具体行为。诈骗罪的行为要素是指使用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欺骗他人财物的行为; 2、客体要素:指犯罪的客体,即被诈骗的财物。诈骗罪的客体要素是指犯罪行为中被欺骗人所实际拥有、掌握、处置的财物; 3、主观要素:指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诈骗罪的主观要素是指犯罪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欺骗手段实现非法占有的故意。也就是说,犯罪人必须有明确的非法占有的意图,而非出于其他目的或错误。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1、欺骗手段:犯罪嫌疑人使用虚假的话语、假文件、虚假的身份等方式欺骗受害人; 2、欺骗内容:犯罪嫌疑人通过欺骗手段让受害人相信虚假的事实,从而获得非法的利益; 3、数额巨大:犯罪嫌疑人非法获得的财物数额巨大,达到一定数额标准; 4、故意犯罪:犯罪嫌疑人具有明确的故意,明知是虚假的,但仍然使用欺骗手段获得非法利益。 综上所述,,如果想要说别人的产品不好,建议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和证据,让消费者自行判断。如果想要贬低对手产品,最好通过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来实现,而非通过贬低他人产品来获取市场份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 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 (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 (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销售者依照前款规定负责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产品的其他销售者(以下简称供货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 销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规定给予修理、更换、退货或者赔偿损失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生产者之间,销售者之间,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承揽合同有不同约定的,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