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是保护弱者的吗
释义
    是。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法律平等看待所有民事主体,不会偏向弱者,也不会偏向强者。因为不偏向强者,也被认为是一种对弱者的保护。
    法律保护弱者,也保护强者,保护受害人,也保护嫌疑人。法律用它自己的逻辑保护着所有人。哪怕你违反了法律,你也仍在法律的保护下,接受法律早已写明的审判。
    法律是用来维护社会的稳定的。
    法律不是劫富济贫,法律没有除恶务尽,法律也不可能每一条都符合每个人的价值观。
    法律保护弱者,也保护强者,保护受害人,也保护侵害者。法律保护所有人。
    1、法律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对人的行为的指引有两种形式:个别性指引和规范性指引。
    2、法律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
    3、法律对人的行为具有教育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实景作用和示范作用。
    4、通过法律,人们可以事前预计到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在法律上是有效还是无效,会有什么法律后果等。
    5、法律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0: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