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居民和非居民的不同之处 |
释义 | 居民和非居民的区别主要在于概念、包含对象、外汇管制法规和纳税义务。居民是指在本国长期从事生产和消费的人或法人,而非居民则是指除居民以外的自然人和法人。居民包括长期居住在本国的个人和从事经济活动的机构、企业和非营利团体,而非居民则不包括国际性机构。居民的外汇收支受到较严格的管制,而非居民的外汇收支受到较宽松的管制。在纳税方面,居民个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而非居民个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 法律分析 居民和非居民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居民是指:在本国长期从事生产和消费的人或法人,符合上述情况他国的公民也可能属于本国居民。非居民指除居民以外的自然人、法人; 2、包含对象不同:自然人居民是指在本国居住时间长达一年以上的个人,但官方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等一律是所在国的非居民。法人居民是指在本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各级机构、企业和非营利团体,但是国际性机构,诸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组织,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 3、外汇管制法规不同:居民的外汇收支涉及居住国的国际收支问题,外管局对之管制较严。非居民的外汇收支与居住国的国际收支无涉,外管局对之管制较松; 4、纳税义务不同:居民个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居民个人应就其取得的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和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依法向国家的税务当局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非居民应就其取得的来源于本土所得,依法向属地的税务当局缴纳个人所得税。 拓展延伸 居民与非居民的权益差异分析 居民与非居民的权益差异主要体现在社会福利、居住权、就业机会等方面。首先,居民通常享有更多的社会福利,如医疗保险、养老金等,而非居民可能无法享受这些福利。其次,居民拥有更稳定的居住权,可以购买或租赁房屋,而非居民可能面临居住限制或需通过特定途径才能获得居住权。此外,居民在就业机会方面也更有优势,因为某些职位可能对居民优先考虑。总之,居民与非居民在权益方面存在差异,需要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来保障各方的权益。 结语 居民和非居民在概念、包含对象、外汇管制法规和纳税义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此外,他们的权益也在社会福利、居住权和就业机会等方面存在差异。居民通常享有更多的社会福利和稳定的居住权,而非居民可能无法获得相同的福利和权益。因此,需要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来保障各方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 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本法所称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本法所称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