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1990年开放了哪个经济特区
释义
    法律分析:
    1、 “经济特区”:
    (1)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基本国策。
    (2) 设立: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积极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 意义: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中的一项创举。
    2、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经过10多年建设,基本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浦东开发开放的时间:1990年4月
    理解知识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2)开始:1978年底、1979年初,安徽、四川的部分农民自发试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邓小平等领导支持下迅速推广到全国农村。
    (3)确定: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写入宪法,作为农村的基本经营管理体制确定下来。
    (4)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二)基本原则 坚持开放引领、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的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激发对外经济活力,打造体制机制新优势。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集聚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生产要素,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升级,拓展发展新空间。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7: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