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三倍工资的法定假期有哪些? |
释义 | 法定节假日加班应支付三倍工资,包括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休息日安排加班需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加班需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如用人单位不支付三倍工资,劳动者可通过仲裁维护权益,按规定提交申请书、提供证据、进行调解、仲裁处理纠纷。用人单位不得以调休等方式代替加班工资支付。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4条。 法律分析 三倍工资的法定节假日有以下: 1、新年,放假1天; 2、春节,放假3天; 3、清明节,放假1天; 4、劳动节,放假1天; 5、端午节,放假1天; 6、中秋节,放假1天; 7、国庆节,放假3天。一、法定节假日工资计算标准具体如下:1、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2、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二、节假日加班不给三倍工资时可以通过仲裁维护自身权益,流程如下:1、提交仲裁申请书,并且是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2、受理仲裁申请书,符合要求的劳动申诉书之日起七日内会做受理决定,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通知当事人;3、提交证据材料,一般由申诉人提供证据,但因为公司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发生劳动争议的,由公司负责提供证据;4、调解劳动纠纷,为尽快处理劳动纠纷,会在仲裁前先进行调解处理;5、仲裁处理纠纷,发现双方无法调解处理的,仲裁庭就要及时裁决。总之,在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向在此期间加班的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并且不得以调休等方式代替。加班的3倍工资基于加班行为产生,不应当包含本薪。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法定节假日加班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不得以调休等方式代替。在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向在此期间加班的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加班的三倍工资是基于加班行为产生的,不应包含本薪。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十一章 法 律 责 任 第九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三条 【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