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交通法对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间有何规定?
释义
    交通事故致残者应由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可由公安机关指派或自行委托。鉴定应在20日内完成,可延长10日,超时需省级批准。鉴定机构应按时完成检验、鉴定、评估,并出具书面结论。公安机关应在2日内复印件交当事人,异议可申请重新检验。自行委托的异议可另行委托,并告知公安机关备案。重新检验只能申请一次,时限与原鉴定相同。
    法律分析
    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质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
    伤残鉴定机构可以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派、委托,也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委托。
    鉴定应当在二十日内完成;需要延期的,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十日。鉴定周期超过时限的,须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鉴定机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检验、鉴定、评估。检验、鉴定、评估结果确定后,应当出具书面结论,由检验、鉴定、评估人签名并加盖机构印章。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检验、鉴定结果后二日内将检验、鉴定结论复印件交当事人。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检验、鉴定结论复印件后三日内提出重新检验、鉴定的申请。经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应当另行指派或者委托专业技术人员、有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重新检验、鉴定。
    当事人对自行委托的检验、鉴定、评估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检验、鉴定、评估结论后三日内另行委托检验、鉴定、评估,并告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备案。
    申请重新检验、鉴定、评估以一次为限。重新检验、鉴定、评估的时限与检验、鉴定、评估的时限相同。
    拓展延伸
    交通法中的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限制与程序
    根据交通法规定,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限制与程序是为了确保及时、公正地评估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残程度。根据相关规定,当事故发生后,伤者应立即就医并尽快进行伤残鉴定申请。一般情况下,鉴定申请应在事故发生后的一定时间内提出,具体时间限制因地区而异。在申请提交后,相关部门将安排鉴定专家对伤残进行评估,并依法出具鉴定结论。这一程序旨在保障受伤者的权益,提供法律依据,以便其获得相应的赔偿和医疗救助。因此,遵守交通法规定的时间限制与程序对于受伤者来说至关重要。
    结语
    根据交通法规定的时间限制与程序,确保及时、公正地评估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残程度,保障受伤者的权益,提供法律依据,以便其获得相应的赔偿和医疗救助。遵守交通法规定的时间限制与程序对于受伤者来说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六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四节 检验、鉴定 第五十二条 尸体检验不得在公众场合进行。为了确定死因需要解剖尸体的,应当征得死者家属同意。死者家属不同意解剖尸体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解剖尸体,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由其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签名。
    死者家属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或者拒绝签名的,交通警察应当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注明。对身份不明的尸体,无法通知死者家属的,应当记录在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