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内容 1、全面关切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2、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帮助与引导; 3、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4、对进入专门学校就读的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指导与教育; 5、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二、《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婴儿、幼儿; 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儿童、少年和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 3、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 三、《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四种保护未成年人的措施 1、一是家庭保护。 2、二是学校保护。 3、三是社会保护。 4、四是司法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二条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提前干预,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分级预防、干预和矫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