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个人养老金根据缴费基数和累计缴费年限计算,退休金一般会随着职工平均工资和个人账户存储额的增加而增加。根据公式计算,可以推算出不同条件下的基础养老金。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使用公式计算退休金。 法律分析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有些个人参保的养老金的缴费系数可能就非常的高,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职工的平均工资和个人账户的存储额等这些综合的因素,会导致我们的退休金一般是会越来越多的,大家可以结合着上文把自己的退休金套着公式计算一下。 结语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假设个人参保的养老金的缴费系数为3.0时,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为3200元。结合职工的平均工资和个人账户的存储额等综合因素,我们可以预期退休金将会逐渐增加。大家可以根据以上公式计算自己的退休金,以更好地规划个人财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四章 退 休 第九十四条 公务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金和其他待遇,国家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鼓励发挥个人专长,参与社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