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家为什么要反垄断 |
释义 | 简单来说,垄断阻碍了竞争,而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因此要反垄断。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第一,垄断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导致效率不足,资源浪费,垄断企业通过控制价格获取超额利润,严重破坏了市场运行环境 第二,垄断企业由于占有了绝大部份市场份额,给市场新进入者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违背了自由和机会平等的原则。 第三,侵害了消费者主权。 第四、 限制竞争、阻碍创新。 第五、影响可持续发展 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着力点,既规范经营者行为又规范政府行为,通过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激励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经济活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 垄断,构建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2008年8月1日,我国《反垄断法》正式施行。13年来,符合我国国情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和体制机制逐步形成并日益完善:在实体制度上,吸收了全球反垄断法的普遍共识,反垄断法包括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经营者集中审查;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规则,作为一类独立的垄断行为予以规制,充分体现出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客观务实的态度;反垄断执法与司法双轨并行,对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塑造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无论从功利主义观点还是法律正义观点出发,逐利的正当性都是有边界的,即市场秩序,其底线是公平竞争、创新激励、消费者利益。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之间、在逐利与创新之间,要通过反垄断法实现矫正正义。 事物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平台经济经过了三个阶段,即从以互联互通的中介功能、大数据适用为特征的商业功能、以多产业融合为目标的生态功能,急速向纵深和广域扩展,与传统经济下产业渐进式的扩张、发展呈现巨大差异。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平台经济垄断初见端倪,并在个别领域愈演愈烈。 我国反垄断法施行13年来,案件数千起,但对平台企业的执法、司法案件屈指可数,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平台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应当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反垄断和保护创新的关系。公平竞争会激发创新活力,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反垄断法是鼓励创新的长效制度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鼓励创新,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