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湿地保护区属于生态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具体来说,生态保护红线可划分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限。 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是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保障能源、水、土地等资源高效利用,不应突破的最高限值。其中土地资源利用红线,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土地资源有序利用,与保护的用地配置要求,使耕地、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破坏环境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破坏环境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2.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它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3.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等。 综上所述,湿地保护区属于生态红线,对此您了解了吗? 《环境保护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该内容由 王金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