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判断证据是否符合主观证据规定?
释义
    法律分析:
    主观证据指能够反映证人或当事人内心思想或意愿的证据,如口供、认罪书等。判断证据是否符合主观证据规定,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证人或当事人作证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 证据是否有充分的佐证和支持;
    3. 证据是否与案件事实相关联。
    在判断主观证据的价值和可信度时,不能仅从证人或当事人的证言本身出发,还需要结合其他证据加以核实和验证,以确保证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六条对于口供、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证据应当认真核实其真实性、合法性、证明力和相关性。只有经过法定程序确实认定是真实的证据,才能成为定罪量刑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二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应当真实、合法,并与案件有关。证据经过审查,认定为真实、合法,并与案件有关的,应当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十一条证人的证言应当真实、完整、合法,具有相当的证明力,证明的内容涉及的事实、人、物、时间、地点等应当明确、具体。
    第十四条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应当真实、合法、有效,并与有关纠纷的事实相关。证据经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证人等陈述,并由调查、勘验、鉴定等程序的全面审查,认定为真实、合法、有效,并与有关纠纷的事实相关的,应当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