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电瓶车在明年是否会禁止上路? |
释义 | 禁止电瓶车政策 一、安全规定最新的电动车标准规定,电动车上必须有脚踏,而且在速度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从20公里每小时上升到每小时20公里,这些要求不仅是在安全上的考量,更可以看出是对电动车的便民的考虑,例如最高限重也从40公斤现在变为54公斤等。二、有较长的政策等待期我们得知这个消息是今年的五月份,但是政策如果全面推行将在明年的4月,在政策没有明确强制执行时,我们大家原来的电动车都是可以继续使用和售卖。三、不是绝对全部执行很多人夸大了政策的执行力度,直接说成针对所有的电动车进行禁止上路和报废,其实是不对的,只是各区域都严格了对车辆的管理,毕竟近年来电动车事故频出。四、免费上牌管理现在最明显的管理就是要求电动车上牌照,这很多人怀疑这是不是方便罚款,其实不然,这个更多的是出于交通安全管理,现在上牌都是不需要费用的。 电瓶车上路吓到正常驾驶的电瓶车摔倒了? 电瓶车与直行汽车左转弯撞上了,如果事故不严重,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的,那么可以不报警处理,自行协商如何处理即可。但是协商不成功的,那么报警处理,由交警划分责任,之后按责任赔偿。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三轮车禁止上路政策 政府禁止骑行电动三轮车,原因是:电动三轮车速度过快,门槛太低,推高安全隐患。1、车流量增多,电车交通事故频发:街道上来往的行人和车流量也日益增多,因此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由于电三轮的保护措施很差,所以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对驾驶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2、电动三轮车不允许上路行驶:在我国,电动三轮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标准,也就是说,现在的电动三轮车都是属于非法生产,按照规定是不允许上路行驶的。3、电动三轮车违规行驶的太多电三轮用来载客、拉客,在没有办理和拿到相关证件前,这种行为就属于非法营运行为;另外,不懂交通法规,乱闯乱撞,这样的违规驾驶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电瓶车要驾照吗 电瓶车不需要驾驶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三)不得醉酒驾驶;(四)转弯前应当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五)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六)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七)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八)非下肢残疾的人不得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九)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十)不得在道路上学习驾驶非机动车。 电瓶车需要驾照吗 不需要,电瓶车是非机动车,上路是不需要驾驶证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新国标9月1日起实施,时速在20公里以上、50公里以下,重量超过40公斤的电动车被作为轻便摩托车而纳入机动车管理范畴。但从9月1日起,《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新国标正式实施,电动车正式变身为“轻便摩托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十八条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 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的种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 非机动车的外形尺寸、质量、制动器、车铃和夜间反光装置,应当符合非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 该内容由 巩瑞洁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