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判断证据来源是否可靠? |
释义 | 法律分析:在司法实践中,证据的来源是否可靠往往决定了案件的胜败。因此,判断证据来源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情况下,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参考标准: 1.证人的身份、证言的真实性及其证言的可信程度。 2.证据的来源是否有利害关系,是否具有客观性。 3.物证的真实性及其来源是否可靠。 4.文书证据的真实性、签署者身份的真实性。 5.鉴定意见的真实性及鉴定人的资质和信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对证据的接受,应当审查其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当庭质证的证人,应当是与案件有关的人,并具有作证的能力和义务。证人作证应当如实说出所知道的事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由各方自行收集、提出。要求对方提供的,应当说明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鉴定人法》第十三条:“鉴定人应当具有下列条件:(一)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无前科、无不良记录,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三)在本行业或者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