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免抵的增值税税额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免抵的增值税税额是指企业在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时,可以享受的一定免税额度。 按照中国的增值税法规定,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需要向国家缴纳相应的增值税,但同时也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抵扣自己在购买原材料、生产设备等环节中支付的增值税。这种抵扣的增值税被称为可抵扣进项税额。 常见的免抵增值税税额包括如下: 1、与非正常损失有关的增值税税额。例如,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物品损失; 2、与税法规定不能抵扣的支出有关的增值税税额。例如,企业进行的员工福利支出、公费旅游、赠送礼品等; 3、与不能在抵扣期限内抵扣的支出有关的增值税税额。例如,企业购置一些长期资产,无法在短期内抵扣相应的增值税。 综上所述,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缴纳的增值税不能抵扣,这部分增值税就被称为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免抵的增值税税额不能抵扣,企业需要按照规定进行缴纳。对于个人而言,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缴纳的增值税一般不能抵扣,也不涉及免抵的增值税税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