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标准工时怎么计算 |
释义 | 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标准工时=正常工时X(1+宽放率);宽放率=(标准工时-实测工时)/实测工时*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经过速度评比)+机器自动作业工时(不可作速度评比)的总和;宽放率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的总和:1.生理宽放 一般取2%~5%。2.疲劳宽放 一般取5%~20%;3.管理宽放 一般取3%~10%4.特殊宽放率;电子制造业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取10% 劳动法标准工时怎么计算 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标准工时=正常工时X(1+宽放率);宽放率=(标准工时-实测工时)/实测工时*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经过速度评比)+机器自动作业工时(不可作速度评比)的总和;宽放率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的总和:1.生理宽放 一般取2%~5%。2.疲劳宽放 一般取5%~20%;3.管理宽放 一般取3%~10%4.特殊宽放率电子制造业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取10%。 标准工时如何计算 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标准工时=正常工时X(1+宽放率);宽放率=(标准工时-实测工时)/实测工时*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经过速度评比)+机器自动作业工时(不可作速度评比)的总和;宽放率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的总和:1.生理宽放 一般取2%~5%。2.疲劳宽放 一般取5%~20%;3.管理宽放 一般取3%~10%4.特殊宽放电子制造业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取10% 综合工时计算方法 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及工时计算方法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工作日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年-104天/年(休息日)-11天/年(法定休假日)=250天/年季工作日:250天/年÷4季=62.5天月工作日:250天/年÷12月=20.83天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什么是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岗位,需企业报经当地区县劳动保障局批准,未经批准,不能任意扩大范围。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其工作时间不区分制度工作日与公休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员工实行计件工资制,其超过综合计算周期的总的法定工作时间的部分,要按计件单价工资的150%支付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职工工作的,按300%支付职工工资报酬.对于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员工,采取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等方式,以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工作任务完成。按劳部发[1994]503号文件规定,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也有三种:(一)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二)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三)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 综合计算工时制有年休假吗 综合计算工时制有年休假。根据法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通过这个规定,可以看出对于劳动者是否能享受年休假是通过对用人单位的法律性质以列举法的方式来规定的,并未从工时制度的角度对享受主体加以限制。换而言之,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员工与享受带薪年休假并不冲突,只要是满足上述条件的职工,都能享受带薪年休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都属于带薪年休假的执行单位。 年休假有几天?年休假天数为5~15天不等。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该内容由 李光伟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