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怎么去提人事档案 |
释义 | 人事档案的提取和转递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特色。提取档案需要工作接收单位或人事代理机构出具的“人事档案商调函”。档案转递的程序包括取出档案、注销、填写通知单、包装密封等。个人档案原则上不能存放在个人手中,应尽快交到单位。提档只需要工作接收单位出具的调函,不一定需要迁移户口。暂时动用档案后可归还。 法律分析 一、我怎么去提人事档案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 转递制度是关于档案转移投递的制度。档案的转递一般是由工作调动等原因引起的,转递的大致程序如下:取出应转走的档案;在档案底账上注销;填写《转递人事档案材料的通知单》;按发文要求包装、密封。在转递中应遵循保密原则,一般通过机要交通转递,不能交本人自带。另外,收档单位在收到档案,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字盖章,及时退回。 提档需要工作接收单位(具人事管理权限的)或人才中心、职介中心等人事代理机构出具的“人事档案商调函”。个人档案,原则上是不能存放在个人手中的,但现在由于种种原因,有时落到了个人手中,但一当有了着落,必须尽快交到单位里。个人档案自己是不能提取的。只要在你付费期内,你可以通过你目前所在的单位,由人事部门带好介绍信和你档案保管缴费凭证,把你的档案调至单位就好了。 二、提取档案需要什么条件和手续 提档需要工作接收单位(具人事管理权限的)或人才中心、职介中心等人事代理机构出具的“人事档案商调函”。 想把档案调离本市,就先到它市找到工作接收单位(即找好下家)。该“下家”如有人事管理权限,直接开具“人事档案商调函”,持该函到“开发区人才”提档后交聘用单位的劳动人事管理部门。如“下家”不具有人事管理权限,可持该接收单位的聘用合同书或录用证明、身份证、照片等相关材料到当地人事局所属的人才中心申请个人档案人事代理托管。“人才”接受托管申请后开具“人事档案商调函”,同样持该函到“开发区人才”提档后交给发函的“人才”就可以了。 档案和户口不一定要一齐动,只动档案而不动户口是完全可行的。户口归公安机关管理,户口迁移比档案转移难度大。以为找到工作接收单位,档案既可转移;而户口就不一定了,很多单位,如私营、民营等小型单位(企业),他们可以聘用,但不能解决户口问题。 暂时动用档案,年后再还回可以。前提是档案可以随着工作走。 结语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个人身份、学历和资历等信息,与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紧密相关。档案的转递是一个重要的程序,包括取出档案、注销账目、填写通知单等步骤。为保密起见,档案一般通过机要交通转递,不能由个人携带。提取档案需要工作接收单位或人事代理机构出具的人事档案商调函。个人档案原则上不应存放在个人手中,但如果确实落到个人手中,应尽快交至单位。提取档案需要满足工作接收单位的要求,持相关材料申请人事代理托管或直接开具商调函。档案和户口可以分开处理,档案可以随工作转移,而户口问题需另行解决。暂时动用档案后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归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十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收取诉讼费用。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收取诉讼费用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十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三条 本法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